粵港澳大灣區應成為「內部版嘅歐盟」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中國實現可持續經濟發展、法治建設和維護港澳繁榮穩定有重要意義。粵港澳大灣區不僅僅系一個經濟項目,更系國家全面走向現代化嘅綜合改革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唔得只對標東京灣區、舊金山灣區,更要借鑒歐盟、北美自貿區嘅經驗。通過借鑒歐盟經驗,中國可喺粵港澳之間探索設立更高效便捷嘅協調機制,並推動國家和地方立法,保障灣區經濟活動嘅順利進行。
——唔只系經濟項目
《21世紀》:國家將「粵港澳大灣區」列為「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嘅重點。點樣睇待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嘅意義?
鄭永年:我個人認為有三大重點任務:
一系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十九大報道對國家有兩大基本判斷,即中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中國系最大嘅發展中國家。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嘅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唔充分嘅發展之間嘅矛盾。
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要求經濟發展方式隨之轉變。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呢表明中國將淡化經濟增長目標,轉向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呢將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
二系制度建設。十九大新成立了一個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呢和十八大成立嘅深改領導小組系具有同等含義嘅,甚至意義更重大。深改領導小組嘅成立系為了社會各方面嘅經濟改革,以及經濟嘅可持續發展。而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嘅成立主要系為了制度建設。從某些方面嚟講,呢比經濟建設更重要。中國基本嘅經濟制度已經確立起嚟,梗系還有很多改革嘅空間,但最重要嘅系建立一套以法治為核心嘅國家制度。
從其他國家嘅經驗嚟睇,制度嘅建設也系最重要嘅。無論系中國模式仲系中國民族偉大復興,最重要嘅仲系要圍繞制度建設嚟進行。
三系解決港澳台問題。國家統一系非常重要嘅,我哋依家談「中國崛起」「中國夢」,但如果國家冇統一,呢個「中國夢」系唔完美嘅。中國要維持香港、澳門嘅長期繁榮穩定,而解決台灣問題更系考驗智慧。
放喺咁嘅背景中嚟理解嘅話,我哋對粵港澳大灣區嘅具體意義就會有更高嘅理解。依家大家談粵港澳大灣區,有唔同嘅提法,比如粵港澳大灣區和其佢國際灣區嘅對標,呢梗系系抵肯定嘅。但我要強調嘅系,粵港澳大灣區不僅僅系一個經濟項目,還有國家層面、世界層面嘅意義。
粵港澳大灣區可以成為國家全面走向現代化嘅綜合改革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既系中國開放力度和政策嘅提升,也系解決當今國際社會發展困惑嘅創新之舉;既可以提升中國經濟嘅國際競爭力,也可以為促進國家統一准備社會經濟制度基礎。從中長期睇,粵港澳大灣區呢個綜合改革試驗區更可以為中華民族嘅偉大復興探索法治和文化政治基礎。
我哋睇粵港澳大灣區,唔得只睇東京灣區、舊金山灣區,因為呢些灣區系最基本層面嘅嘢,我哋更要睇歐盟、北美自貿區嘅經驗。歐盟嘅理念系抵肯定嘅,對早期歐洲經濟嘅發展起到絕大部分嘅推動作用。
歐盟系主權國家組成嘅聯盟體,冇高於主權國家嘅組織,歐盟嘅議會只有部分權力,各個主權國家都唔得放棄佢嘅主權,所以呢些年歐盟內部也出現了咁咁嘅問題。但粵港澳大灣區比歐盟更有優勢,佢系由中央政府主導、協調嘅,可以建設成為世界最好嘅自由貿易平台。
——港澳要探索協調機制
《21世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對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有何意義?
鄭永年:中國已經系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全球最大嘅貿易國,人均GDP接近9000美元。未嚟中國嘅人均GDP要達到12000美元,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呢個目標可以實現,只要接下嚟幾年能夠保持年均6.5%左右嘅經濟增長。
要實現進一步嘅經濟可持續發展,我哋仲系需要另外搵新嘅增長來源。可以從城市群建設呢個角度嚟尋搵,也可以從依家自由貿易區嘅角度去考慮。
粵港澳大灣區能唔得成為中國最大嘅自由貿易區,呢個系抵思考嘅問題。十九大報告提到了建設自由貿易港。前冇幾耐,國務院副總理汪洋發表了一篇文章,強調中國嘅全面開放。中國要全面開放,呢唔系一個概念嘅問題,而系點樣實踐嘅問題。如果廣東建設自由貿易港,就相當於把香港作為自由港和國際金融中心嘅優勢擴大到更廣闊嘅空間。需要探索一種市場化嘅機制,使得廣東嘅自由貿易港和香港呢一自由港更加深入融合。
無論京津冀也好,長三角也好,國內都喺搞經濟平台,喺此方面,中國國內本身就競爭很激烈。呢個系正常現象。但粵港澳大灣區比長三角和京津冀嘅條件更獨特,因為呢度有唔同嘅體制,呢個系優勢,尤其系有香港咁一個國際金融中心。
《21世紀》: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包括11座城市,涉及三個獨立關稅區。如果以歐盟為參照物,應該點樣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內部城市合作?
鄭永年:喺中央政府嘅協調下,灣區內嘅各個城市之間可以制定一系列經濟合作和整合協議,甚至包括市場規則和法律適用。內地嘅專業勞動力市場、服務業等都可以向香港和澳門開放。如同歐盟內部咁實現勞動力嘅自由流動,香港和澳門嘅勞動力可以自由地喺灣區就業,呢就解決了後生嘅事業問題。
灣區嘅各個城市喺住房政策上也可以相互協調,使啲喺香港和澳門買唔起屋嘅年輕群體可以喺灣區嘅任何一個城市購房,甚至喺土地政策上也可以進行協調。對內地嚟講,香港和澳門勞動力嘅加入有助於內地服務業水平嘅提升。呢將會系一個雙贏嘅局面。考慮到香港方面開始階段可能有所顧慮,香港向內地開放可以一步步嚟,內地先向香港嘅開放則可以一步到位,吸引有創新精神嘅香港後生到內地工作,發揮佢哋嘅創新精神。
喺中央政府牽頭下,要探索喺粵港澳之間設立更高效便捷嘅協調機制,並推動國家和地方立法,充分保障灣區經濟活動嘅順利進行,充分協調經濟、法治與社會建設,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地區嘅整合和融合。呢方面,可以深入研究歐盟喺社會經濟體制整合方面嘅經驗,探討灣區各城市之間社會治理制度嘅對接和整合。
呢可以從具體嘅經濟合作項目開始(香港與深圳正共同開發河套地區,系例子之一),逐步擴展到灣區內部勞動力嘅自由流動、服務業嘅自由流動、政府所提供服務嘅自由流動,到最後居住空間嘅自由流動。社會制度安排也向香港開放。咁就可以把經濟整合和社會整合關聯起嚟,充分把經濟整合嘅優勢擴展到社會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