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輕人用手機閱讀擁抱碎片化時代

  香港新聞網4月23日電 相比於花上半天時間、靜靜地讀完一本書,不少中國年輕人正選擇另一種閱讀方式:利用好碎片時間,用手機十分鐘、十分鐘地讀完一本名著。

  “剛工作時,使用英語的機會不多,漸漸丟掉了知識儲備。”據新華社報道,楊舒是上海一家文化藝術機構的員工。如今,公司因應國內觀眾需求,引進的外國劇目和表演越來越多,她需要和外方人員更多的溝通、了解表演內容等,“明顯感覺自己的英語水平不夠用了”。

  和一些有着自我提升願望的年輕人一樣,楊舒試過背單詞,然而翻來覆去總是停留在前兩頁;試過看英文原著,卻因為生詞太多、體量太大最終放棄。

  直到她在朋友圈看到越來越多類似的分享:“我正在讀英文版《傲慢與偏見》,第60天。”她發現,許多和她有着一樣訴求的同齡人,正通過手機閱讀類應用完成名著的閱讀。

  一方面是工作任務的繁重,另一方面是無孔不入的社交軟件打碎整塊時間,對當前中國許多年輕人來說,能有大段的空餘時間是一件難得的事情。而手機讀書以及閱讀課程等可以將碎片時間最大化利用。

  以楊舒正在使用的“薄荷閱讀”為例,該平臺通過測試用戶單詞量推薦相應閱讀材料,通過微信督促用戶完成每日時長10分鐘、約1000字的英文原著簡化版閱讀,並配有講義,對生詞、語法、典故等進行講解,100天可以完成3至4本英文原著閱讀。

  “將厚重的書本分割成小塊,只佔用碎片時間,很適合現在人的生活節奏和思維習慣。”楊舒說,自己一個月前付費購買了一期閱讀班,目前已經讀完了《小王子》,“讀完那天我在朋友圈分享了這一成果,雖然有點害羞但還是特別自豪”。

  18日,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佈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2017年中國成年國民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73.0%,較2016年上升4.8%,而數字化閱讀接觸者中,84.9%是18—49周歲人群。

  各類讀書APP也正在不斷開發激勵機制,增加用戶讀書的慾望。以微信讀書為例,用戶可以閱讀時長換取“書幣”並用於在系統裏購買新書,每閱讀5小時可換取10“書幣”,價值10元人民幣。薄荷閱讀則向完成100天閱讀和“打卡”任務的用戶贈送英文原著的紙質版,以供回味。

  此外,一些閱讀類APP會加入限制性機制,以促使那些習慣了在手機上漫無目的瀏覽打發時間的用戶增加緊迫感。例如,網易蝸牛讀書每天只提供一個小時的免費閱讀時間,提醒用戶抓緊時間集中精力閱讀。

  這些略顯苛刻的規定受到了部分用戶詬病,但也有不少人表示,這種督促機制能更好的保證人們克服惰性,完成任務。

  隨着碎片化閱讀方式走紅,爭議與討論也更加熱烈。有質疑者提出,這種在線讀書簡化了英文原著的內容,講義內容也不能保證權威,更容易讓人們養成淺思考的習慣。

  “碎片化閱讀是數字化、新媒體語境下技術飛速發展的必然結果,它雖然不是提升文明生態的靈丹妙藥,但也不是洪水猛獸。” 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王艷玲表示,如果予以適當的關注和引導,碎片化閱讀可以成為經典導讀的有效途徑之一。

  有使用者表示,更重要的是習慣和觀念的變化。

  “以前掏出手機來我可能會習慣性刷朋友圈或者微博,而現在我會找一些文章去看,哪怕只是讀一段或一個短篇,對我來說也是有意義的改變。”薄荷閱讀學員劉瀟雅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