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炎有何臨床表現
牙齦炎有何臨床表現? 牙龈炎有何臨床表現現在已公認,導致牙龈炎發生發展的因素,既有口腔環境因素,又有牙齒局部因素。本病具有易被控制且易複發的特點。在被控制與複發的轉換或/和反複交替發病過程中,自覺與不自覺的發現,由簡單的牙龈組織病變演變成爲牙周病變程度竟是如此容易。表現爲牙龈炎症性改變特點是,緣龈組織病變具有炎症充血性、增生性、剝脫性改變。
(第1)牙龈充血腫脹:慢性牙龈炎症期間的龈緣炎症呈袖口狀充血帶,常在刷牙或咬硬物時牙龈出血。非咀嚼、不受刺激時,充血性滲出物附著于龈緣及布滿菌斑的牙面上,牙龈出血指數達Ⅲ度以上的色素沈著斑塊,在炎症加重時伴有口腔異味(口臭)症狀。炎症水腫時的牙龈表面,除顯現出牙龈水腫光亮外,呈鮮紅色或暗紅色。有時龈*呈球狀增生,嚴重時可覆蓋部分牙冠。少數牙緣龈糜爛或肉芽增生。
(第2)牙龈溝出血、溢膿:牙龈溝是由牙龈袋炎症發展而成,是加深了的牙龈袋,正常牙龈袋深度爲2~第3毫米。牙龈溝的深度超過3毫米以上,意味著牙周組織病的開始。此時的牙龈溝,醫學上稱爲病變組織性結構。這個由炎症感染引起的病變結構,從形成開始就是個炎症的代名詞,如果牙龈溝不做治療,其炎症複發機會不但受牙菌斑影響,而且龈溝內致病菌生長繁殖的細菌毒素對牙龈溝底組織的影響是,加深牙龈溝向牙根延伸,使這種致病菌群性具有生態功能的生物代謝産物還在牙龈溝內,同時增加炎症程度,並促進龈內壁上皮組織炎性壞死和毛細血管破裂出血,從而使牙龈溝出血、溢膿。醫學上稱爲遊離龈結構,雖與牙面接觸但存在的生理間隙,這種間隙爲半開放性質並不具備排泄異物功能,所以細菌很容易通過牙菌斑增生方式進入牙龈袋內並造成牙龈袋內細菌感染,從而加深牙龈袋向牙根方向加深並引起牙周組織炎症。醫生根據牙龈溝深度和探查極易出血的特點,對牙龈炎診斷具有重要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