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起膿包,要看醫生嗎?
昨天私信收到一位家長的諮詢,家長說孩子的牙好好的,怎麼會在牙齦上起膿包了呢,是不是上火引起的?需要看醫生嗎?
對於這個問題,小維給了家長一個斬釘截鐵的回復:起膿包肯定是有問題,必須要去看醫生。這個鍋“上火大人”表示不背。
那麼,孩子的牙齦為什麼會起膿包呢?起膿包后又該怎麼治療呢?怎麼預防孩子的牙齦起膿包呢?
孩子的牙齦為什麼會起膿包呢?
用一個簡單的流程來解釋,牙齦為什麼會起膿包。
口腔細菌
↓
蛀牙/折斷牙
↓
影響牙神經
↓
牙神經壞死
↓
牙神經感染
↓
炎症影響牙根周圍的骨頭
↓
牙根周圍組織化膿
↓
膿水沒有地方發泄
↓
膿水穿透骨頭衝到牙床
↓
腫脹
↓
肉眼見到牙齦起膿包
為了方便理解,已經給你配好了圖。
-
牙齒疼痛、腫脹
-
輕叩或咬合時,牙齒會疼痛
-
口腔有異味
但有時候,會沒有任何癥狀。而且,孩子由於年齡小,無法準確表達感覺,當牙齒給我們的身體發出“求救”的信號,讓我們趕緊看牙醫救它,很可能這些信號會被孩子忽略掉。
所以,定期帶孩子看牙很重要。
並不會!牙齦膿包是個狡猾的傢伙,它可能在蛀牙的牙齦位置表現出來,像這樣的:
但也有可能膿包位置所相對應的牙齒,沒有蛀牙。就如給我們私信的家長所誤認為的,“牙齒好好的呀,為什麼會起膿包呢”。
第一種可能是,相對應位置的牙齒蛀牙或牙齒受過外傷,但不仔細觀察,無法分辨,所以就覺得它像正常牙一樣存在着。
第二種可能是,被蛀壞的是另有其“牙”,只是膿液跑到別的牙齒所在的牙齦位置釋放出來。
牙齦起膿包后該怎麼治療?
很多人會把牙齦起膿包、牙齒疼痛等癥狀用“發炎”兩個字高度概括,然後自己“對症治療”,到藥店買點消炎葯解決“發炎”問題,但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但是,只吃消炎葯,不是治療牙齦起膿包的最佳方法。對於牙齦起膿包,需要“治標又治本”。這個方法是:看牙醫—拍牙片—做根管治療。
有些家長覺得根管治療很恐怖,並表示恐懼,也坦言如果孩子需要做根管治療,會放棄治療。他們的理由是:乳牙蛀牙嚴重,就算會影響恆牙,也不會帶來致命的傷害。但是,打麻醉針和讓孩子做根管治療會痛死的。
也許是因為家長曾有疼痛不堪的治療經歷,也許是因為對根管治療的不了解。但他們卻沒有想到,嚴重蛀牙可能會帶來傷及生命的後果—— 孩子蛀牙嚴重可能導致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甚至危及性命。
所以,當嚴重蛀牙的牙髓徹底沒得救了,還是乖乖聽醫生的話,做根管治療吧。
醫生會給孩子打麻藥,告訴孩子,“這是讓牙齒睡覺”。
“麻了嗎?”
“嗯,已經麻了。”
牙齒已經睡着了,可以開始掏牙蟲了。
醫生會先給牙齒穿上雨衣(橡皮障),不讓水和唾液進入牙洞造成干擾。
關於橡皮障知識→
牙齒從雨衣中把頭部(牙冠)暴露出來。
醫生要開始“掏牙蟲”了。其實蛀牙並不是真的有蟲,而是細菌在作祟。醫生要把腐爛的蛀牙和牙神經都需要徹底地清理乾淨。
好了,牙齒房子里乾淨極了。
空房子還會進去細菌怎麼辦?
用牙科材料給那個大房子封閉死,不讓細菌迪克和哈克再進去搗亂。這個封閉材料和恆牙根內使用材料不一樣呦,恆牙材料不可以吸收,但是乳牙根管充填材料需要和乳牙的牙根一樣,在牙齒換牙期可以和牙根一起吸收。
牙齒根管內做完治療了,牙齒不疼痛了,好舒服啊。
但是為了恢復牙齒嚼食物的功能,需要修復牙齒外形。預成冠修復方法常被兒童牙醫選擇。
選擇合適大小的冠,調整。
使用“膠水”(牙科粘結劑)。
粘在預備好的牙齒上
這個變形金剛的牙齒終於完成了,看着就能感覺到好結實。如果覺得這個顏色不夠漂亮?目前也有和牙齒顏色相似的預成冠呦。
雖然根管治療的成功率很高,但效果也不是100%,因此,也會在根管治療后再次出現感染。
怎麼預防孩子的牙齦起膿包?
給孩子的牙做好日常的護理和定期的專業護理,一旦發現有蛀牙,趕緊補!小洞不補,以後只能補大洞,或者是更加複雜的治療。
膿包雖小,但裏面所藏的細菌能量卻巨大。
長期存在,會通過血液循環影響全身健康。
到時候,就不只是治牙這麼簡單了。
牙科小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