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否能拍X光片?有輻射嗎?
聽到“X光牙片”這幾個字,幾乎都會聯想到輻射。對,沒錯,X光牙片確實有輻射,但是,離開量變談質變,那都是耍流氓。
影響人體的輻射量是多少?
我們來看一幅圖,到底多少量的輻射會影響到人體呢?圖中有你意想不到的是,連吃香蕉也會有輻射。
這是研究者們製作的輻射劑量圖,圖中數據略顯複雜,我們只挑幾個重點來講。
-
牙齒的X光有5μSv(微西弗)
-
正常人平均一天受到的背景輻射量為10 μSv
-
和他人睡 0.05 μSv
-
吃一根香蕉 0.1 μSv
-
已知能對致癌率產生影響的最低劑量為10萬 μSv
從以上信息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
拍攝牙科X光所受到的輻射量,無論是相對於日常生活還是相對於其他醫學影像學檢查來說,都是比較小的。
不過,牙科X光也有許多不同的種類,口腔全景和CBCT的輻射量相對根尖片、咬翼片的輻射量肯定要相對大點,但是總體來說,都是對人體安全的輻射劑量。
-
能對致癌率產生影響的最低劑量為10萬 μSv(微西弗)。
簡單地做一條算術題,10萬微西弗相當於要照2萬次小牙片才能達到這個量!而且,對於患癌率的影響是需要長期的積累才會出現明顯效果。
如果短時間內,一次性接受大量的放射劑量那才要命呢。(比如100萬微西弗就可以致命)
但是也有這樣的文獻,比如,史密斯-賓德曼醫生及同事在《美國醫學協會雜誌》上曾發表的文章說:10-20%的接受了常用放射劑量的腦CT掃描的兒童,日後患腦癌或白血病的幾率會增加2倍。
所以,過度醫療產生的過量輻射量可能會對人體有危害,但也不能過度放大危害而諱疾忌醫。
X光牙片的幾種類型
前面說道,不同類型的X光牙片的輻射量有所不同。那為了安全起見,我們是不是只選擇最低輻射量的X光牙片呢?不同類型的X光牙片,又各有什麼作用呢?
口腔全景片屬於在口腔外X線片的一種,因為它的底片是放在口腔以外的。
全景片為口腔醫生們提供了一個包括上下頜骨和牙列在內的視野,而且,全景片上也能看到顳下頜關節(完成咬合運動最主要的關節)。
全景片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給醫生一個全面的頭面部及口腔的信息。全景片一般用於評估智齒情況和頭面部骨折外傷的評估。
既然全景片什麼都能看到了,為啥還要拍小牙片?
根尖片(小牙片)是口內X線片的一種,它主要是用來觀察牙根和牙冠的情況,在單獨評估牙齒狀態的時候,根尖片要比全景片看得清楚得多。
咬翼片的“翼”是指X線片上一個伸出來的,好像翅膀一樣的東西,咬住這個翅膀來拍攝的一種X線片。主要是用來觀察牙齒與牙齒鄰接的位置有沒有蛀牙的。
根據美國牙醫協會的說法,如果牙醫在檢查小朋友牙齒的時候,沒有辦法肉眼檢查到牙齒與牙齒鄰接的位置,會推薦小朋友在第一顆恆磨牙長出來之前,通過拍咬翼片來檢查(成人朋友更要拍攝檢查蛀牙)。
對於容易長蛀牙的小朋友,美國牙醫協會推薦每半年到一年拍攝一次,對於不容易長蛀牙的小朋友,則需要每一年到兩年拍攝一次。
我聽到牙醫說有可能要拍牙科CT,只是看牙而已,有必要拍CT這麼誇張嗎?
平時我們說的牙科CT就是CBCT,它確實和普通CT很像,但是它的輻射量要小很多,大概是螺旋CT的1/400。
牙科CT可以給牙醫提供一個三維立體的圖像,很多時候這種信息對於牙醫的診斷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CBCT相對於其他牙科X線最大的優勢。
不過,牙科CT的輻射量相對於其他牙科X線也是較大的。
牙科CT的整個拍攝過程是無痛的,並且小朋友有可能是站着、坐着甚至是躺着拍攝,並不需要擺特殊姿勢,所以小朋友一般也不會太抗拒拍攝。
再重申一下,無論是哪種類型的X光牙片,只要不過度使用,都是對人體安全的。
兒童和准媽媽能拍X光片嗎?
只要採取標準的安全防禦措施,現今的照X光設備完全能夠預防不必要的輻射,讓X射線束聚焦在口腔內特定部位。高速膠片會更方便牙醫減少患者接收的輻射量。
兒童拍X光片時,讓兒童穿上鉛制圍裙或防護服,確保防護服覆蓋住兒童的頸部,達到保護甲狀腺的目的。當然,防護服也應該覆蓋大腿,保護生殖器官。
當準媽媽需要拍X光片時,會擔心這些看不見的X線會傷害到胎寶寶。
擔心是人之常情,但是美國放射學會明確表示,單次診斷性的牙科X光片檢查的輻射劑量,根本達不到對胚胎或者胎兒造成傷害的劑量。
只要是診斷需要,給予充分的保護,臨床上完全是可以拍攝X光片的。在准媽媽做牙科X光片檢查的時候,醫務人員會把准媽媽的腹部和脖子用含有鉛的雙層防護衣保護起來。
牙科不相關知識:手機有輻射嗎?
移動電話的信號發射器不產生電離輻射,不會致癌。除非......這個手機是香蕉做的。
牙科小Tips: